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健康宣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患者中心 • 健康宣教
“痛风之痛”:带您了解痛风性关节炎
时间::2024/07/02 浏览: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 )是由于体内长期尿酸代谢异常和尿酸水平升高,使尿酸钠晶体沉积于关节滑膜、滑囊、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引起的关节炎性疾病,是痛风最常见、最容易致残的并发症。目前,我国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约为 0.86-2.20%,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比为15:1,主要发生在40-60岁男性和停经后女性。近年来因痛风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导致痛风性关节炎也出现年轻化发展趋势。

今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张恬主管护师为大家介绍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长期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有效控制,使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局部组织。

2.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高嘌呤、高糖食物过多,营养过剩而消耗不足,导致人体内嘌呤代谢出现障碍,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3.生活方式不健康。体力劳动减少,运动量不足,生活和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4.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可致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素、抗结核药物、华法林、维生素B12、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5.高尿酸血症患者伴体重超重时可引起代谢紊乱,或通过诱发其他慢性疾病间接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因此肥胖问题应引起重视。

6.关节损伤或关节术后、剧烈运动、强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都会促使关节液中尿酸盐迅速形成结晶,结晶体被炎症细胞吞噬引起关节无菌性、代谢性炎症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急性发作期

患者处于急性关节炎期时,可骤然发生关节剧烈疼痛、局部发红、肿胀、触痛及功能障碍。同时可有疲乏无力、发烧头疼等一系列全身反应,但血尿酸水平不一定升高。好发时间为清晨和午夜,疼痛缓解后仍会不定期发作。常有诱因,比如剧烈运动后、饮酒后、进食高嘌呤食物后发作。60%-70%首发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的发病部位。

2.发作间歇期

间歇期指两次痛风发作之间的无症状期。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急性关节疼痛发作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逐渐增多,转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关节呈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疼痛,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结晶体侵蚀骨质,此阶段患者往往出现关节僵硬畸形和运动受限等症状。

日常应如何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1.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海鲜、豆制品、菌菇类、泡发类干货。可适当食用碱性食物,如苦瓜、芹菜、白萝卜、西红柿、丝瓜等。

2.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最好选择白开水,也可间断地饮用新鲜柠檬水、不含糖的苏打水,达到中和尿酸的作用,每天饮水量应>2000mL,但老年患者和心脏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水。避免饮用啤酒、高汤、豆浆、奶茶、浓茶、咖啡等饮料。

3.适度锻炼,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利于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和身体机能恢复。

4.痛风性关节炎不是痛的时候才去治疗,发现尿酸升高应及时到医院规范的治疗,规律合理的使用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

5.影像学检查技术极大程度提高了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开展痛风性关节炎影像学筛查。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了怎么办?

1.急性期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减轻组织水肿,避免患肢负重。

2.外敷硫酸镁溶液。利用其高渗透压的原理减轻组织水肿,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3.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病情。

4.意保护患侧关节尤其是足部,应避免外伤,穿大小合适感觉舒适的鞋子,注意足部保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痛风性关节炎是“非常好治、极其难管”的一种疾病。“好治”在于关节疼痛急性期时医生有很多办法缓解疼痛症状;“难管”在于疼痛缓解期如何使患者认识到痛风性关节炎不痛也要坚持治疗和长期管理。只有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提高认识、改善习惯、调整饮食、注意防护、正确治疗,才能减少关节侵蚀、骨质破坏带来的种种危害。


科普专家

张 恬  风湿免疫科  主管护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国家健康管理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2项,参研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于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科室咨询电话:331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