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云南省曲靖中心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李春艳主管护师,将带领大家学习什么是高渗性昏迷,如何通过早期识别、科学防范和有效救治来避免这一危急重症的发生和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首先,补充液体是治疗的关键环节。首选生理盐水纠正脱水,24小时内补液量可达6-10升。通过静脉补液,迅速纠正脱水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和器官灌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入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1.5L,避免高糖饮料。
其次,胰岛素治疗不可或缺。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逐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小剂量静脉滴注控制血糖,每小时下降3.9-6.1mmol/L为宜。需要注意的是,降糖速度不宜过快,小剂量静脉滴注控制血糖,以免引发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每小时下降3.9-6.1mmol/L为宜。
此外,还要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钠等电解质的补充。根据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每日保证充足的饮水,防止血液过于黏稠;坚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3.妥善处理应激情况:当遭遇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应激事件时,务必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治疗原发疾病,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避免引发高渗性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