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渐凉,清晨的阵阵凉风提醒大家冬天快来临,但在市一院神经外科,医患之间的温暖故事正在进行。“我去给他买双鞋子,他要试着下床活动了” 段医生说。
市一院神经外科76床的患者是个“无名氏”,被路人发现晕倒后通过120送到医院,身上没有任何可以确实身份的东西,颅内出血、深昏迷、脑疝形成,病情十分危急,不做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值班医生请示领导,完善相关手续后立即急诊手术,术后入住神经外科ICU治疗,科室协调多方寻找家属无果。随着病情慢慢稳定,患者能够简单的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信息,得知患者姓张,宣威人、56岁、没有妻儿,有个姐姐和弟弟,经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终于联系到家属,均表示无力承担张先生的治疗和照顾义务,电话里反复耐心沟通,家属始终不愿意来医院探望照顾张先生。在15天的精心治疗照顾后,张先生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已经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考虑到他之后的生活和照顾问题,告知他目前恢复情况以及家属无力照顾他的事实,他叹了口气,似乎早已预料,经他本人同意,医院联系了救助站,让其转到救助站继续后续恢复。因张先生入院时的衣服被呕吐物污染,再加上太旧,段医生就打算给他买套衣服,让他开开心心的转到救助站,测量了他的尺寸后,下夜班的段医生立刻到商场为他挑选衣服,内衣内裤、鞋子袜子、外套皮带一应俱全,都是适合患者的舒适材料,大家开玩笑说,“段医生,看你平时对自己也没这样细心嘛,居然一样没落下,全部准备齐全啊”段医生依旧只是微微一笑。给他穿戴整齐后,张先生一个劲的只是说“谢谢你们,衣服合适,谢谢你们”。对于成年人,一套新衣服不足为奇,但对于现在的张先生来说,这套主管医生买的新衣服给了他莫大的关怀和温暖。
整个住院期间,张先生没有家属探望,没有朋友问候,但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给了他别样的关怀和温暖,就像段医生这样,虽然嘴上不善言语,却用行动回答了医者的一切品质。
还记得有一次一个被家属遗弃的患者,科室为患者请了护工照顾,联系食堂送餐,段医生隔三差五的还为病人送去牛奶水果,给他补充营养,每次他的这种善举被大家夸赞,他只是微微一笑。他为人直爽,不善言辞,科室的同事都知道,这种性格有时也会遭到患者和家属的不满甚至投诉,但他不计较,大家为他愤愤不平时,他总是说:算了算了,家属也不容易,我们科的家属有点情绪也是能理解的。

“不叫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大概说的就是他吧。上述的段医生,是市一院神经外科的段奎甲医生,虽然段医生一再强调不要写他的全名,但是那么温暖的故事,还是应该让大家认识段医生。
市一院神经外科收治三无人员的事情时有发生,据统计,近5年收治的三无人员,或者被家属遗弃的患者有10余人,医护人员总是群策群力,依托于医院及相关科室的帮助,患者最终得以妥善安置,虽然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在最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家庭、亲人的冷漠,但是在医院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和照顾,也许一句话鼓励、一个善意的眼神,或是一套有温度的衣服……都能让他们重拾信心,感受爱,回报爱!

来源:神经外科 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