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健康宣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患者中心 • 健康宣教
食道裂孔疝健康宣教
时间::2024/08/19 浏览:

食道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如胃、大网膜、结肠等)通过位于食管裂孔的异常位移,进入胸腔的一种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滑动型、食管旁型、混合型和巨大型,其中滑动型最为常见,约占85%。食道裂孔疝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食管裂孔解剖结构异常、腹腔内压力升高及食管胃交界处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为什么会发生食道裂孔疝

1、腹内压升高   肥胖、妊娠、腹水、呕吐、咳嗽、排便等容易导致腹内压升高,使食管下括约肌结构受损,引起其功能失调甚至松弛,迫使腹腔内组织或脏器进入胸腔。 

2、食管短缩  手术后食管形成瘢痕、食管炎引起纤维化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均会引起食管缩短,牵引腹腔脏器上移,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形成。

3、食管裂孔扩大  食管周围韧带及膈肌先天松弛,或随年龄增长弹性蛋白流失导致的食管周围韧带及膈肌松弛,先天遗传导致食管周围韧带及膈肌肌肉或结缔组织成分改变,均会引起食管裂孔扩大,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形成。

 

临床表现

食道裂孔疝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针刺样疼痛等。这些疼痛可能向背部、肩部及颈部放射。长期反复的食管反流还可能引起食管狭窄,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及进食后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有食管溃疡及出血,严重时会出现呕血和黑便。若疝囊发生嵌顿,还会造成突发剧烈上腹痛,伴明显呕吐,不能吞咽。

 

应对措施

1. 生活方式调整

a. 饮食调整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六七成饱即可。

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松软少渣的食物,避免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定时定量:注意定时定量的饮食,避免睡前进食,特别是夜宵。

戒烟限酒:戒除烟酒,以减少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

b. 睡眠与休息

睡姿调整:睡觉时枕头不要太高,以减少反流发生。

保证充足睡眠:起居定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 体育锻炼

适量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平卧。

规律运动:遵循“一三五七”原则,即每天锻炼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五次,运动时心率=170-年龄。

2. 去除诱因

控制体重:适当减肥,避免体重过重增加腹腔压力。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腹腔肿瘤、腹腔积液等疾病,避免腹腔内压力升高。

3.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食管炎症和胃酸反流。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生活调理来改善症状。

4. 手术治疗

若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内窥镜下胃食管成形术、内窥镜下封闭剪切术及开腹手术等。手术目的是关闭疝囊,恢复食管正常的解剖位置,防止胃酸反流。


定期检查与随访

食道裂孔疝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食道裂孔疝是一种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有效控制的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去除诱因,合理用药,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定期随访和检查也是保障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科普专家

5ce952c293fe6716c977d1c8731ad40.jpg

王彩香  主管护师

擅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9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到昆医附二院进修学习、重医附二院进修学习,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以及疝外科护理,参编专著1部,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