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会问:医生,我被烧(烫)伤了,要怎么处理?创面会感染吗?会不会留下瘢痕?发生烧烫伤后,应该如何处理?今天,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的护士姐姐带领大家认识烧烫伤。
烧伤是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等引起的组织损伤。引起烧伤的原因可能为物理性(光、电、热)和化学性(强酸、强碱、磷等)。
烧伤可以分为:I°烧伤、II°烧伤和III°烧伤,其中II°烧伤又可以分为浅II°烧伤和深II°烧伤。
I°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轻度红肿,烧灼样疼痛,表皮干燥无水泡,红斑状。3-7日愈合,短期内色素沉着,无瘢痕。
浅II°烧伤: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大小不一水泡,水泡剥脱后可见基底均匀发红,创面水肿明显。1-2周内痊愈,多有色素沉着,无瘢痕。
深II°烧伤:伤达真皮深层,生发层较少,有皮肤附件残留,感觉消失痛觉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红白相间,3-4周愈合,常伴有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
III°烧伤:伤达真皮全层,有时深达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皮肤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皮革样,蜡白,焦黄后炭化,局部温度低,数日后出现树枝状血管,3-4周后焦痂脱去形成肉芽创面,小则瘢痕愈合,大则需整形植皮手术。
烧伤急救五步法
烧伤的急救主要包括快速脱离热源、冲水降温、脱去受伤位置衣服、浸泡创面、保护创面、送医救治。烧伤后的具体处理措施,还需要结合烧伤的程度来分析。
1、冲:在脱离致伤因素并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需要给烧伤部位局部降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12-18°的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15-20分钟,有助于冲除热力源,洗去污染物,减轻烧伤的损伤,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硫酸、生石灰等化学物品引起的烧伤不宜立即冲水,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加重病情;
2、脱:如果局部有衣物覆盖,在流动水冲洗时,还要及时脱去局部的衣物,尽量避免衣物与创面粘连,导致后续处理衣物时引起二次损伤。
3、泡:暴露创面后可用毛巾包裹冰块或直接冷水浸泡创面20-30分钟,进一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损伤,缓解疼痛。该过程中还需注意机体保暖。
4、盖:就地取材,用相对干净的纱布、毛巾、棉质的布类将烧伤创面轻轻盖住,保护创面。
5、送:如果只是I度烧伤,那么在进行上述步骤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行创面消毒、洁悠神、湿润烧伤膏等药物治疗;但如果是II度以上烧伤,则需要及时送医治疗,以免自身处理不当发生感染或者耽误治疗。
专家简介
舒美菊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 副主任护师 骨科专科护士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9年,骨科、烧伤疾病护理15年,擅长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骨科疾病护理。